
养鸡生蛋是最传统的农业项目之一,人们的印像里总是脏乱差和臭气逼人,很难和大数据、云计算这类现代信息联系在一起。不过,衡山有这一家这样的养鸡场,正在用智慧农业改变传统养殖,几个人就掌握着40万羽的“鸡大军”,这在过去根本无法想象。
7月8日,笔者来到了衡山县兴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江镇石子村衡山黄鸡示范基地。经过两道消毒程序,就进入了生产基地,空气中闻不到一点儿养殖业特有的异味儿。一排排干净整齐的鸡栏,一只只羽毛丰满的衡阳湘黄鸡,让人眼前一亮。自动喂料机正在均匀地把饲料和水送到送到水线和料线;自动供暖设备、自动温控设备根据探头感应温度,氨气浓度,自动启动或关闭通风窗和风机,保持最佳空气质量;自动控制设备根据鸡的数量,日龄自动调节光照强度、光照时间;粪污采集系统将整栋鸡舍收集的鸡粪通过管道直接输送至粪污处理池,做到及时清理、减少鸡舍异味。
衡山县兴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周卫国介绍:以前养5万只鸡至少需要10个工人,喂料、饮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现在采用智能化养殖后,只需工人轻轻一点启动按钮,从投食、饮水、清粪、控温控湿等方面系统就能自动完成。运用这种模式,养殖40万羽鸡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在另一间小房子里,是整个基地的“大脑”--中央控制系统。“程序是我们早已经编写好的,整个鸡舍的运行就按程序走,不需要人工控制。”公司技术人员说道。
据了解,兴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年存笼鸡20万羽、年出笼鸡40万羽以上。公司建有标准化肉鸡平养舍、肉鸡散放舍、育雏舍、配电室、消毒室、环保处理区等场区工程附属设施;场内养殖基础设施齐全,配套设施包括保暖、降温、饲养设施和实验设备、防疫设备等。目前与泰国正大集团中南区博士团队合作,专门针对三黄鸡(衡山黄鸡)的遗传育种、生长营养进行系列研发,助力衡山黄鸡产业发展壮大。
通讯员:赵勇、颜益平
责编:徐梅芳
来源: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衡山:激活“三长制”效能 绘就和美屋场新画卷
衡山县“平安见面·三清三防”专项行动部署会召开
衡山县召开2025年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工作推进会
衡山县召开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
衡山图书馆:暑期焕新升级 打造“文化避暑”胜地
衡山县开展基孔肯雅热、登革热暨病媒生物防控工作培训
戴新贤调研第三届衡阳市旅发大会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戴新贤主持召开衡山县党政联席会
下载APP
分享到